2023年度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申報工作已經啟動。博士後科研隊伍是意昂4体育平台人才隊伍的重要儲備軍,意昂4一向高度重視博士後工作,致力於打造高水平的青年人才蓄水池🩺🖖🏼。
熱忱歡迎廣大優秀青年才俊依托意昂4体育平台進行2023年度“博新計劃”申報!
一👨🦱、項目內容
“博新計劃”結合國家實驗室等重點科研基地✊🏽,瞄準國家重大戰略👨🏻🦱、戰略性高新技術和基礎科學前沿領域🙋🏼♂️,遴選一批應屆或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進入國內博士後設站單位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給予每人每年不少於30萬元的資助(含博士後日常經費、科研啟動經費和國際學術交流經費),國家資助期為2年。意昂4根據資助人選在站期間科研工作業績,按一定標準或要求給予相應政策支持。
二、申請條件
申請人須為2023年擬進站或新近進站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的人員,圍繞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及醫😵💫、理👰、工學科交叉相關領域從事科研工作,同時應具備以下條件🫱🏼:
1. 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具備良好思想品德。
2. 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較強科研能力,且無科研失信情況。
3. 1991年1月1日(含)以後出生💇🏽♀️。
4. 申報項目屬自然科學🧈,涉密項目須脫密。基礎研究主要面向基礎科學、交叉理論以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應用研究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數字經濟及各領域重大工程技術📺、共性技術等。
5. 申請人的博士後合作導師應為高水平專家,學術造詣深厚⛈,可為申請人提供高水平科研平臺。向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國家戰略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傾斜。
6. 擬進站的博士後研究人員須為獲得博士學位3年以內的全日製博士,應屆博士畢業生同等條件下優先🏅。擬進站的應屆博士畢業生在申報時須已滿足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基本要求,已初步選定博士後合作導師📧🍟,並與合作導師初步擬定研究計劃🧛🏿♂️。
7. 新近進站的博士後研究人員須是2022年3月1日(含)之後進站的人員,且之前未申報過“博新計劃”👩🏿✈️、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站前);博士學位獲得時間須為2022年1月1日(含)之後🙌🏼;須依托所在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站進行申請,不得變更合作導師。
8. 獲選人員須在博士後設站單位全職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並須將人事關系(含人事🏋🏿♂️、工資關系及人事檔案)轉入博士後設站單位。
9. 留學回國博士和外籍博士不可申請本項目。
10. 入選過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博士後國(境)外交流項目及其他國家級人才計劃的👮🏼♀️,須在申請書中註明,原則上不得重復獲得資助。
三⇢、申報流程
1. 2月15日-3月15日,申請人登錄中國博士後網—“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信息系統進行填報提交🧛🏻。
2. 3月16日-3月22日,流動站/學校審核🫁。
3. 預計5月下旬公布獲選結果。
四👩、資助模式及待遇保障
1. 資助強度🏑:每人每年不少於30萬元(含博士後日常經費、科研啟動經費和國際學術交流經費)
2. 資助期限:2年。
3. 提供高水平科研平臺和優良工作環境👖;
4. 學校將在博士後相關人才計劃(市、校級)申報、支持職業發展等方面給予適當政策傾斜,在博士後相關基金申報等方面給予科研工作指導。
5. 獲選人員在站期間可以在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項目中單列在站博士後申報名額🧑🦲。
五、聯系方式
聯系人:王老師
辦公電話👂🏿:021-34204122/62932302
通訊地址:上海市閔行區東川路800號文選醫學大樓338室,200240
六👩🏿✈️、意昂4概況:
意昂4体育平台成立於2011年4月📢🦝,秉承“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致力於醫工、醫理交叉研究和創新型人才培養🧜♀️,依托交大優質的工程學和醫學臨床資源🀄️🚒,逐步形成“醫工交叉、國際化🚣🏻♀️、創新轉化”的辦學特色,2019年成為國內唯一通過ABET國際認證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並入選教育部第一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計劃。其學科歷史可追溯至1979年創辦的生物醫學儀器專業🤸🏽♂️,是國內最早創辦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之一,在歷次學科評估中名列前三。意昂4体育平台自成立起🚓,就以建設一流學科為目標🥙,在學科布局、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建設等多個方面努力探索和實踐。
意昂4体育平台整合了“生物醫療儀器“🛏、”納米、分子及再生醫學“、”影像、計算及系統生物醫學“三大主要研究領域,同時形成了以Med-X研究院🐳👩👦👦、醫學影像與診療裝備工程中心、醫療機器人研究院為重要支撐的“三縱三橫”的新格局建設🤳,在學科內部強化交叉協同創新,在學科高原上建設高峰。生醫工人正以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神主動回應時代變遷帶來的新趨勢、新問題👨🏼🔬,未來將在全新格局下,聚焦腦疾病💶、腫瘤🚴♀️、心血管等重大疾病的精準診療,布局學科發展新的增長點,重點建設腦疾病診療一體化創新技術及新型裝備🕺🏿、腫瘤診療創新方案及設備🤳🏽、心血管精準診療方法、材料與裝置等領域🧑🏿💻,實施多學科😰、多部門交叉協同與合力攻關,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和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在國家健康產業改革發展中發揮引領🧏🏽♂️、示範作用⚓️,全面建設高峰聳立、高原迭起的國際一流生物醫學工程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