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芳芳
長聘教軌副教授。她的主要研究興趣是再生醫學和免疫腫瘤學的應用,她在轉化醫學方面有多年的經驗。她對了解造血發育的生物學特別感興趣,尤其是血小板的生成如何在遺傳學、表觀遺傳學和蛋白質水平上受到調控。目前,她正在研究多種方法,以實現大規模離體生成血小板的目標💟。同時,她還試圖在各種實體腫瘤中發現新的免疫檢查點,這些檢查點被癌細胞用來避免巨噬細胞的清除,目的是為癌症藥物的發現提供新的靶點🕥🙏🏼。她在知名期刊上發表了幾篇同行評議論文🧑🏿💼,並擁有多項幹細胞生物學和免疫腫瘤學專利。
朱博士獲得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與“幹細胞之父”Irving Weissman博士在斯坦福大學醫意昂4幹細胞生物學與再生醫學研究所進行了多年的博士後培訓。她被任命為斯坦福大學的西貝爾學者。此外,她還是WI Harper Group的副總裁🏌🏿,負責醫療領域早期初創企業的財務投資⚗️。
2002-2006蘭州大學學士
2006-2011北京大學博士
2018-2020🫰🏽,WI Harper集團副總裁
2018-2019,斯坦福大學醫意昂4訪問學者
2017-2018🧑🏽🦱,斯坦福大學醫意昂4研究科學家
2011-2017, 斯坦福大學醫意昂4博士後
朱實驗室對人類造血系統的層次結構感興趣⚅,致力於血小板生物學的研究,目的是在體外大規模產生血小板🖐🏿🛍️,用於臨床應用,這對於治療遺傳性血液病、癌症和其他影響血小板生成的病理學具有重要意義😯。造血幹細胞可以首先分化為造血祖細胞🪶,如普通的髓系祖細胞🦻🏼🧑🦳,然後分化為更受限製的譜系祖細胞🐹。其中一個祖細胞是巨核細胞-紅系祖細胞(MEPs)🧖,它將進一步分化為能產生血小板的巨核細胞祖細胞(MkPs)或能產生紅細胞的紅系祖細胞(EPs)。在這個過程中☦️✨,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TFs)被激活/失活,在細胞的命運決定中起著關鍵的調控作用。朱實驗室設計了一種CRISPR介導的基因編輯策略,用於識別造血發育的調節因子。基於TF網絡🥊,更多的信號通路和表觀遺傳學修飾將被證實🏃🏻。這些巨核細胞生成調節因子的鑒定將有助於從造血幹細胞和其他細胞類型中有效地體外產生巨核細胞和血小板😠,為各種疾病提供有前景的血小板資源🧔🏽♂️。
此外🛡,朱實驗室對各種癌症中巨噬細胞介導的固有免疫檢查點感興趣🔇。“不要吃我”信號在多種癌症的免疫檢查點抑製中起著重要作用,目前發現的這些抗吞噬表面蛋白包括CD47、CD24、PD-L1和B2M,癌細胞過度表達這些蛋白劫持免疫系統以避免被巨噬細胞清除👨🏽💻,而巨噬細胞是很有希望的癌症靶點免疫療法🥪。阻斷“不要吃我”軸心的單克隆抗體在各種癌症中顯示出巨大的治療效果🚍,例如針對CD47和PD-L1的抗體🏖。然而☣️,不同的器官和不同的微環境使癌細胞吞噬功能的調節復雜化🐞,並表明還有其他“不要吃我”的信號有待發現。朱實驗室正致力於在不同實體腫瘤中發現新的“不要吃我”信號,這將為癌症免疫治療提供潛在的新藥靶點。
郵箱地址:zhuff@sjtu.edu.cn
辦公地址🧏🏿♂️:上海市徐匯區華山路1954號教三樓209室